议题管理新路径:化解EUDR政策挑战的企业策略

Time:
引言
随着EUDR的出台,由大宗商品贸易引发的“零毁林”供应链管理议题成为全球环保领域关注的焦点,引发各国政府、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以传统合规管理面临的局限性为切入点,结合EUDR的具体要求,探讨议题管理的核心价值与实际应用,帮助企业在法规挑战中化政策压力为合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 、EUDR现实考验:跨国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

EUDR(European Union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欧盟零毁林法案)是欧盟为应对全球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而制定的一项环境保护法规,旨在减少与毁林相关产品的贸易与消费。

1.EUDR核心内容

(1)管控产品范围:在欧盟市场上投放、提供以及从欧盟出口的相关商品,包括牛肉、可可、咖啡、棕榈油、橡胶、大豆、木材,以及含有上述商品、以其为饲料或使用其制成的相关产品。

(2)核心内容:

  • 产品必须不涉及任何毁林活动

毁林指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欧盟和外部)将森林转变为农业用途,无论是否人为诱导。

法案定义的零毁林指:七种相关商品在2020年12月31日之后未发生毁林的土地上生产的。此外,包含木材或使用木材制造的相关产品,还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标准:a)木材必须采伐自2020年12月31日之后未发生毁林的土地;b)木材的采伐过程不得导致2020年12月31日之后的森林退化。

  • 产品必须按照生产国的相关法规生产

法规涵盖土地使用权;环境保护;与森林有关的规则(包括森林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与木材砍伐直接相关的规则);第三方权利;劳工权益;受国际法保护的人权;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原则(包括《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中规定的原则);税收、反腐败、贸易和海关法规。

  • 产品必须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声明

尽职调查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与风险缓解。对于由欧盟委员会评估为低风险国家的产品,可以进行简化的尽职调查,即只需收集信息而无需风险评估和缓解。

2.EUDR执行时间线

eafb87782797724fec90a26baaa105fb.png

3.EUDR带来的企业挑战

(1)运营成本增加

由于法案要求所有木材产品必须有合法与可持续的来源,且必须能够进行有效的追溯,企业可能面临因建立尽职调查体系、更换供应商、调整生产流程等而导致的潜在成本增加。

(2)供应链管理能力要求提升

跨国企业的供应链通常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具有多层级特性,涉及众多中间商、生产商和加工商,追踪和验证产品来源可能复杂,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供应链的追踪和管理水平。

(3)数据可用性与准确性挑战

不同国家的出口政策不同、不同地区供货商的能力不同,可能导致位置信息的获取难度及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确保商品来源和地理位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强大的数据收集和验证系统,对企业也构成一定挑战。


二、合规之路转型:以议题管理策略填补传统短板
在EUDR实施的背景下,企业亟需调整其管理模式,摆脱传统合规的局限。议题管理为企业应对EUDR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这一管理模式强调主动性、协作性和战略性,通过对“零毁林”供应链议题进行分析与系统性管理,企业不仅克服了传统合规管理的短板,还能够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在日益复杂的法规环境中实现高效合规与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合规面临的三大短板

1.被动管理

传统合规管理通常采用被动应对方式,即在政策临近生效时甚至生效后才采取临时性调整措施,例如仓促补充合规文件、新增签约条款等。上述做法不仅导致企业承担额外的经济成本,还可能使企业面临更高的潜在违规风险和成本。被动管理作为应对突发问题的临时解决方案,难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合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被动管理的局限性还在于缺乏对法规变化的前瞻性预判。例如,早期的EUTR(欧洲木材法案)主要针对非法采伐木材进行监管,但随着绿色经济趋势的不断深化,欧盟随后颁布了覆盖范围更广、标准更严格的EUDR。上述法规演进趋势表明,全球范围内类似的环境政策可能会逐步推出,涉及更多商品和行业。在此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满足现行法规的要求,更是对供应链的可持续管理和环保责任的长期承诺。如果企业始终停留在被动应对的模式,不仅难以适应法规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还可能错失法规趋严带来的市场机会。

2.部门割裂

传统合规管理中,各部门间协作与信息共享机制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法务、采购、财务等部门通常各自关注自身职责领域,较难形成统一的合规应对策略。例如:

  • 法务部门:关注合同条款和法律文件的完善,缺乏对供应链管理实际操作的深入了解。
  • 采购部门:优先考虑原材料的价格与供应稳定性,而非环境合规性。
  • 财务部门:主要关注短期成本支出,忽略长期合规投资的潜在收益。

此外,部门割裂还会一定程度拖慢企业的决策效率。EUDR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尽职调查声明等合规材料,但如果各部门信息流转不畅,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完成合规性审查。

因此,这种割裂的管理方式可能导致企业整体合规策略的缺失和执行的低效,不仅削弱合规履行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合规漏洞,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品牌声誉。

3.视合规为成本

部分企业将合规管理视为成本负担,缺乏对其长期价值的认识。在EUDR框架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供应链追溯、数据收集和环境审核。然而,如果企业仅关注合规带来的短期成本,则可能错失将合规性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机会。

例如,符合EUDR要求的产品可以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吸引更加关注绿色环保的高端消费者。同时,一些国际投资者和绿色基金也更加倾向于支持具有环保合规性的企业。如果企业能够利用合规性提升品牌形象,将有助于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以议题管理工具应对复杂政策环境

面对EUDR带来的复杂政策要求,议题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具前瞻性的管理路径,其强调跨部门协作与长期规划,通过议题分析、跨部门协同和积极赋能三步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法规挑战,同时挖掘潜在的市场机会。

1.议题分析:细化EUDR合规要求

议题管理的第一步是识别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具体要求。针对EUDR,企业需要清晰地识别出法规对供应链中木材等原材料的零砍伐和追溯要求,明确哪些产品受到监管,了解哪些供应链活动是被禁止的,以及需要达到哪些合规标准。

这一过程还需要将EUDR的法规条款转化为企业实际运营中的具体任务,并进一步分解为基础数据需求,确保供应链各环节实现透明化和可追溯性,保障合规操作的全面落地。例如,企业可以根据法规要求修改或补充合同条款,要求供应商提供卫星图像、地理位置数据、第三方审计报告等支撑文件,并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追踪和记录。此外,企业也可以制定一套供应商评级机制,将环境合规性作为关键指标之一,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符合法规标准。

通过议题识别与分析,企业能够将法规要求细化为实际管理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合规流程。这一过程有助于企业在政策实施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政策生效后被动应对。

2.跨部门协同:提升合规协作效率

议题管理的第二步是建立跨部门治理机制。EUDR的合规要求涉及法务、采购、财务、技术等多个部门,单一部门的管理无法有效应对复杂法规带来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起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针对EUDR,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跨部门治理:

  • 成立合规工作小组:包括法务、采购、财务和技术等部门的代表,共同制定合规策略。
  • 引入技术工具: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数据透明化,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不可篡改且实时更新;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地理位置数据和卫星图像,以快速验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
  • 定期信息共享:通过内部会议或系统平台,确保跨部门的信息传达,并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跨部门治理不仅提升了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还形成了更具灵活性的合规体系,帮助企业快速识别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优化的转变。

3.积极赋能:将合规管理转化为市场优势

议题管理的第三步是积极赋能,扭转“合规是成本”的短视观念,将合规视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

  • 打造绿色品牌:通过遵守EUDR合规要求,打造“零毁林”产品系列,向市场传递企业的环保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吸引绿色投资:符合EUDR要求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绿色金融支持,如环境基金或ESG投资。

积极赋能的关键在于秉持长期视野,将合规性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手段。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能够满足法规要求,还能进一步将合规要求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机会,进而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三、【案例】UPM Paper(芬欧汇川纸业)
UPM纸业已经发布其遵守EUDR的承诺,具体如下:
在UPM纸业(UPM通讯纸和UPM特种纸),对可持续采购和生产的承诺至关重要。作为造纸行业的主要领导者,UPM纸业通过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确保其所有产品均符合EUDR的要求。
  • 该流程从木材或其他相关商品的供应商开始。他们提供初始的尽职调查声明(DDS),包括地理位置数据,并获得相关的参考编号。

  • 在将其产品投放市场之前,UPM纸业将向欧盟信息系统Traces提交包含这些参考编号(REF)的尽职调查声明。

  • 提交尽职调查声明后,UPM纸业将收到系统生成的唯一参考编号,然后在产品投放市场时将该编号转发给客户。
  • 该流程还包括核实供应商的尽职调查声明,并确保其供应商拥有完善的尽职调查系统,从而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合规性。

UPM纸业充分认识到EUDR规定的义务,积极准备在12月30日之前实现完全合规。在过渡期间,公司正在采取必要措施,例如:

  • 与供应商和客户合作:积极与供应商、客户和监管部门合作,共享信息,确保平稳过渡到新法规。
  • 实施合规措施:调整内部流程和系统,以有效满足EUDR的要求。

来源:https://www.upmpaper.com/sustainability/compliance-with-eudr/


UPM Plywood
 尽职调查流程示例
953d4c1af466f063320a75064e918a9b.png

来源:https://www.wisaplywood.com/articles/plywood/24/implementation-of-the-eu-regulation-on-deforestation-free-products-at-upm-plywood/


四、EUDR合规自评工具

EUDR框架下的可追溯性要求适用于每一批次进口、出口或交易的相关产品。企业可以产品类别为基准单位,对自身的合规水平进行评估。下方展示的EUDR合规自评工具涵盖多个关键维度,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评估方法示例,帮助识别自身与EUDR要求之间的差距,助力企业高效应对法规挑战。

    1.议题识别

  • 企业是否清楚EUDR对其销往欧盟市场产品的具体法规要求?
  • 评分标准:

1=未了解法规要求

3=初步了解,但缺乏明确的操作方案

5=完全了解,并已制定相关策略,能够将法规要求转化为明确操作步骤

2.供应商审查

  • 企业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背景审查?针对高风险地区的供应商,是否明确与其的合规操作协议或绿色采购条款(如零砍伐)?
  • 评分标准:

1=无背景审查或协议

3=针对部分高风险地区供应商有初步协议,但覆盖不足

5=所有供应商均签署并严格执行合规协议或条款

3.信息获取

  • 企业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收集到EUDR要求的全部信息?例如原材料地理位置数据、所用木材及其他商品的具体种类名称等。
  • 评分标准:

1=无法获取关键信息

3=能获取大部分信息,但仍有缺失

5=能全面获取并验证全部关键信息

4.供应链可追溯

  • 企业是否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整个过程都符合零毁林要求?例如:应用地理追踪工具、区块链技术等,或与第三方认证机构合作验证产品来源合规性,并确保供应链数据能够与欧盟监管机构共享。
  • 评分标准:

1=无供应链监控或追溯机制

3=初步建立追溯机制,但可靠性和覆盖度不足

5=建立全面、可靠的追溯机制,确保全流程符合要求

5.定期监测

  • 企业是否通过建立动态报告机制定期评估外部政策环境变化、自身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对潜在合规风险进行及时纠正。
  • 评分标准:

1=无定期监测机制

3=建立初步监测机制,但频率或覆盖度不足

5=动态监测机制成熟,高效识别并处理潜在风险。

6.价值转化

  • 企业是否将合规声明转化为品牌优势,以获得重点采购合同、拓展市场机会或资本市场的认可?
  • 评分标准:

1=未有明确转化策略

3=有部分转化案例,但未形成系统优势

5=成功转化并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结果解读与建议

总分高于25分:合规能力成熟,建议进一步巩固品牌优势及市场拓展策略。

总分15至25分:存在一定合规基础,但需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加强。

总分低于15分:合规能力不足,建议优先实施议题识别与内部供应链管理改进,必要时寻求外部机构支持。

''标签解析异常!
A network-related or instance-specific error occurred while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The server was not found or was not accessible. Verify that the instance name is correct and that SQL Server is configured to allow remote connections. (provider: Named Pipes Provider, error: 40 - Could not open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UInt32 waitForMultipleObjectsTimeout, Boolean allowCreate, Boolean onlyOneCheckConnection,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Factory.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Connection,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oldConnection,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Internal.TryOpenConnectionInternal(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Closed.TryOpenConnection(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Inner(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Ope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OpenSharedConnectio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d__65`1.MoveNext() at System.Linq.Enumerable.SingleOrDefault[TSource](IEnumerable`1 source)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String sql, Object[] args)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at Whir.Service.DbBase`1.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bBase.cs:line 531 at Whir.Service.ModelService.GetModelByColumnId(Int32 columnId)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eveloper\ModelService.cs:line 78 at Whir.Label.Dynamic.List.ResultRunSql(List`1 topIds)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List.cs:line 34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GetColumnFileValue()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10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Render(HtmlTextWriter output)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93

''标签解析异常!
A network-related or instance-specific error occurred while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The server was not found or was not accessible. Verify that the instance name is correct and that SQL Server is configured to allow remote connections. (provider: Named Pipes Provider, error: 40 - Could not open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UInt32 waitForMultipleObjectsTimeout, Boolean allowCreate, Boolean onlyOneCheckConnection,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Factory.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Connection,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oldConnection,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Internal.TryOpenConnectionInternal(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Closed.TryOpenConnection(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Inner(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Ope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OpenSharedConnectio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d__65`1.MoveNext() at System.Linq.Enumerable.SingleOrDefault[TSource](IEnumerable`1 source)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String sql, Object[] args)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at Whir.Service.DbBase`1.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bBase.cs:line 531 at Whir.Service.ModelService.GetModelByColumnId(Int32 columnId)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eveloper\ModelService.cs:line 78 at Whir.Label.Dynamic.List.ResultRunSql(List`1 topIds)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List.cs:line 34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GetColumnFileValue()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10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Render(HtmlTextWriter output)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