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合规要点解读与行动建议

Time: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责任。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展现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在这种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减排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历程包括:
  • 2011年: 多地区启动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 2017年: 启动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

  • 2021年: 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
截止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6.3亿吨,成交额430.33亿元,显示了交易规模的逐步扩大。然而,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的法律合规和减排挑战也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一条例从根本上解决了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尤其对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提出了更严要求。条例的实施,不仅为企业带来绿色转型的新机遇,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新的合规风险。本文将从法规解读与风险分析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帮助企业明确应对路径,扎实推进碳减排工作。


二、关于“碳交易”的合规要点

(一)碳排放核算数据
碳排放核算数据是碳交易的基石,是碳交易市场运行、监管以及实现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支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要求了重点排放单位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使用依法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的计量器具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如实准确统计核算本单位温室气体排放量。
违反条例的处罚措施
若企业未按照相关法规准确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或年度排放报告存在重大缺陷,将面临以下处罚形式:
1.数据造假或篡改: 处罚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及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金额的罚款;如无违法所得,则罚款金额在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
2.未公开或未妥善保存数据: 按规定要求公开和保存排放数据,违者罚款金额为5万元至50万元,严重情况可被责令停产整治。
此类规定为数据真实性与透明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醒企业务必严守数据管理规范。

案例一:


2024 年 3 月 27 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对宁夏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存在 2020-2022 年燃煤消耗量原始记录缺失、2022 年排放报告燃煤消耗量数据与原始记录不一致等问题。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于 2024 年 4 月 29 日对其处以 29000 元罚款。



(二)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配额为碳交易确立总量目标、构建交易基础,能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激励企业减排,是碳交易市场有效运行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核心保障。《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清晰且明确地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必须严格依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设定的时限,足额完成碳排放配额的清缴工作。
倘若企业未能按时、足额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以下处罚:
  • 责令整改与课以重罚: 对于未清缴碳排放配额,按市场清缴期限前一个月的平均交易价的5倍以上10倍以下进行罚款。

  • 核减下一年度配额: 对逾期拒不改正者,生态环境部门有权将未清缴数额按等量比例核减下一年度分配额度,甚至责令停产整治。

通过上述机制,进一步凸显了碳配额清缴对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案例一:


2024 年 1 月 8 日,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根据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交办任务,对松木岛化工园区内某热电公司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开展调查。经查,该公司应在国家碳排放第二履约周期(2021 年 —2022 年)内完成碳排放配额 432912 吨的清缴工作,但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实际只完成 346329 吨,剩余 86583 吨未完成。市生态环境局责令限期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并处 2 万元罚款。


案例二:


2024 年 3 月 4 日,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沈阳某热电公司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开展调查。该单位第二期完成履约配额 458498 吨,未履约配额 196114 吨。因债务纠纷导致结算账号被法院冻结延误清缴工作。鉴于该单位在责改规定的时限内主动完成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未造成危害后果,故对该单位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推动我国碳减排目标实现、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市场承载着众多企业的碳减排责任与经济利益,市场秩序的稳定、公平与公正至关重要。为防止市场秩序混乱,《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针对破坏市场秩序行为作出了如下规定:
  • 操纵市场行为: 若企业通过串谋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左右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将被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若无违法所得或金额不足50万元,将处以50万元以上的罚款,最高可达500万元。

  • 扰乱市场行为: 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若无违法所得或金额不足10万元,则罚款金额可在10万元至100万元范围内浮动。

三、碳减排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有效推动企业的碳减排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碳减排的重要性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企业要实现碳减排目标并满足相关合规要求,一套完备高效的碳减排合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以下从内部管控、培训与外部协同三方面探讨提升合规水平的战略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1、建立碳排放数据三级审核制度
碳排放数据的精准度,不仅是构建科学减排策略的基石,直接决定减排行动的成效与方向,更是企业在碳监管环境下合规运营的关键指标。基于此,企业亟需构建一套严谨且高效的碳排放数据三级审核制度,以此夯实碳减排工作的数据根基。
  • 操作岗位:数据采集与整理 
操作岗作为源头环节,负责采集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 部门层面:数据审核 
部门审核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对采集数据真实性核查,并检查计算和数据逻辑中的错误。
  • 集团层面:数据综合把控 
从宏观视角审视数据整体合规性,确保与国家政策、减排行动目标一致,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这一严密的三级审核机制,企业能够及时、敏锐地捕捉到数据中的各类错误与异常情况,全方位保障数据的可靠性。为确保审核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企业应进一步明确各级审核的具体职责和详细流程,制定清晰、规范的操作指南,使每一位审核人员都能明确自身任务和工作要求。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审核记录档案,对每一次审核的时间、人员、审核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日后的数据追溯和查询,为企业碳减排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有力的历史数据支撑。
2、建立环境信息交叉验证制度
为了弥补单一数据采集的不足,企业可通过环境信息交叉验证制度将生产数据、排放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系统性验证,全面校验和保障碳数据的整体质量。例如:
  • 生产数据: 核查设备运行情况与生产效率,避免排放总量统计遗漏。

  • 财务数据: 追踪环保资金流向,核对是否与减排行动一致。

  • 排放数据: 联动分析生产和资金是否与实际碳排放呈正相关,及时发现误差或弄虚作假行为。
环境信息交叉验证制度,作为一种通过多维度数据比对和关联分析,全面校验环境相关信息准确性的系统性方法,在保障环境数据质量、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制度打破数据的单一性和孤立性,以生产数据、财务数据和排放数据为核心要素,构建起一个相互印证、彼此支撑的数据验证体系,进而有效识别数据异常和潜在风险。
企业通过对这三类数据的深度交叉验证,能够深入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精准判断其合理性。例如,从生产数据的产量变化与排放数据的碳排放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财务数据中环保投入与生产、排放数据所反映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之间的关联,企业能够敏锐洞察数据间的逻辑异常,及时发现诸如数据造假、虚报瞒报等问题,从而有效保障环境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为确保环境信息交叉验证制度的高效实施,企业应着力构建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这一机制旨在打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生产、财务、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数据集中存储与实时共享。各部门能够依据自身需求便捷获取所需数据,开展全方位的数据比对与分析工作,进而提升环境信息交叉验证的效率与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建设碳减排合规培训体系
构建全面的碳减排合规培训体系可增强员工的法规意识和技能掌握,企业可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设置培训内容:
  • 管理层: 聚焦碳减排战略规划及政策趋势,提升对法规解读和全局策略的把握能力。

  • 技术人员: 深化对核算工具、节能及碳捕获技术的培训,更好结合减碳创新应用。

  • 基层人员: 强化操作规范和设备使用培训,确保数据采集和记录合规无误。

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他们肩负着引领企业战略方向、统筹全局的重任。因此,企业安排的培训应聚焦于碳减排战略规划、政策深度解读等高阶知识领域。通过系统性学习,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站在宏观战略高度,精准把握全球碳减排趋势与国家政策导向,进而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制定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碳减排规划,引领企业在碳减排赛道上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人员作为企业碳减排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核心力量,企业为其准备的课程应着重强化碳排放核算技术、节能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专业技能的深度培训。除了提升技术人员在现有碳减排技术层面的实操能力,企业更应重视激发其创新思维,鼓励其探索前沿技术,将有利于为企业碳减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创新驱动力,助力企业突破碳减排技术瓶颈,提升在行业内的技术竞争力。
基层操作人员作为企业碳减排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工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碳减排工作的成效。因此,企业针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培训应着重加强碳排放数据采集规范、设备操作标准流程等基础技能的培训,以确保每一位基层操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工作要领,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任务,从源头上保障企业碳减排工作的数据准确性与执行规范性,为企业碳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操作基础。
通过实施这样系统、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企业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员工的碳减排合规意识与专业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碳减排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将成为企业碳减排工作的核心动力源泉,为企业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保障,助力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征程中稳健前行,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外部合作网络搭建
在碳减排合规要求日益严格、政策法规不断更新迭代的当下,企业可以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构建高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一方面,内部需加强合规能力建设,通过完整的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和技术手段实现对法律法规的全面适应;另一方面,必要时可以通过外部资源的适当利用提升合规效率。如借助政策解读专家、技术咨询机构,获取更前沿的信息和更专业的解决方案,但企业仍需将核心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好消化吸收与实际落地。


四、总结与行动建议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契机,但合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重点排放单位,合规不仅是避免风险的基础,更是提升竞争力和抢占行业先机的关键。
企业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快速行动:
1.建立数据核查清单: 定期审查碳排放核算流程,保障数据质量与核算流程的规范性。
2.打造专业人才梯队: 设置分层培训机制,提升全员碳排放管理能力,使每个岗位都能高效服务于企业合规目标。
3.设计短期履约目标与长期战略: 制定碳减排计划,既确保政策符合性,又通过碳市场发挥经济效益,逐步形成绿色竞争优势。
通过完善内控体系、注重人才培养与抓住市场红利,企业能够真正将合规目标转化为发展机遇。以政策为指引,以战略为抓手,扎实推进碳减排工作,将合规工作视为企业突破与创新的动力来源。

参考资料:

https://www.mee.gov.cn/zcwj/gwywj/202402/t20240205_1065850.shtml

https://epb.dl.gov.cn/art/2024/4/7/art_4676_2322148.html

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8/t20240808_1083614.shtm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1/content_6996276.htm

''标签解析异常!
A network-related or instance-specific error occurred while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The server was not found or was not accessible. Verify that the instance name is correct and that SQL Server is configured to allow remote connections. (provider: Named Pipes Provider, error: 40 - Could not open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UInt32 waitForMultipleObjectsTimeout, Boolean allowCreate, Boolean onlyOneCheckConnection,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Factory.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Connection,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oldConnection,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Internal.TryOpenConnectionInternal(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Closed.TryOpenConnection(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Inner(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Ope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OpenSharedConnectio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d__65`1.MoveNext() at System.Linq.Enumerable.SingleOrDefault[TSource](IEnumerable`1 source)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String sql, Object[] args)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at Whir.Service.DbBase`1.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bBase.cs:line 531 at Whir.Service.ModelService.GetModelByColumnId(Int32 columnId)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eveloper\ModelService.cs:line 78 at Whir.Label.Dynamic.List.ResultRunSql(List`1 topIds)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List.cs:line 34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GetColumnFileValue()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10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Render(HtmlTextWriter output)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93

''标签解析异常!
A network-related or instance-specific error occurred while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The server was not found or was not accessible. Verify that the instance name is correct and that SQL Server is configured to allow remote connections. (provider: Named Pipes Provider, error: 40 - Could not open a connection to SQL Server)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UInt32 waitForMultipleObjectsTimeout, Boolean allowCreate, Boolean onlyOneCheckConnection,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Pool.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Object,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Factory.TryGetConnection(DbConnection owningConnection,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DbConnectionInternal oldConnection, DbConnectionInternal& connection)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Internal.TryOpenConnectionInternal(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ProviderBase.DbConnectionClosed.TryOpenConnection(DbConnection outerConnection, Db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DbConnectionOptions userOptions)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Inner(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TryOpen(TaskCompletionSource`1 retry) at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Ope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OpenSharedConnection()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d__65`1.MoveNext() at System.Linq.Enumerable.SingleOrDefault[TSource](IEnumerable`1 source)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String sql, Object[] args) at Whir.Repository.Database.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at Whir.Service.DbBase`1.SingleOrDefault[T](Object primaryKey)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bBase.cs:line 531 at Whir.Service.ModelService.GetModelByColumnId(Int32 columnId)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Service\Developer\ModelService.cs:line 78 at Whir.Label.Dynamic.List.ResultRunSql(List`1 topIds)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List.cs:line 34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GetColumnFileValue()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107 at Whir.Label.Dynamic.Content.Render(HtmlTextWriter output) in E:\chenxz\05.ezEIP\ezEipV5.0\tags\V5.3.0(0649)\Whir.Label\Dynamic\Content.cs:line 93